出人才、出作品:老剧院如何实现新跨越?
新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舞剧《文成公主》《孔子》《李白》……这些作品为老中青观众所喜闻乐见;
民族舞剧《孔子》赴意大利、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顶级剧院演出,获得高度赞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国之瑰宝》连续四年赴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巡演……这些作品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文化名片”;
马鞍山市的文化旅游名片舞剧《李白》、落户桂林市漓江大剧院的歌剧《刘三姐》……这些作品开拓着“演艺+旅游”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这些作品和探索,均出自中国歌剧舞剧。
进剧场、下基层、促融合、走出去、上云端……哪里有舞台,哪里有观众,哪里有需要,演出就走到哪里。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历史可追溯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近年来,剧院高举“民族歌剧、民族舞剧”的大旗,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出人才、出作品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
演出与创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演出与创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自成立以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就将“歌剧”和“舞剧”的作品创作作为主业,走出了一条突显民族特色、高雅与通俗相结合的艺术发展之路,创作演出了百余部精品力作。
剧院院长陶诚介绍,近年来,剧院将“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3条创作主线,复排了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伤逝》《红河谷》等经典剧目,创作了体现国家水准、民族特色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舞台艺术作品近30部——歌剧《星海》《号角》《林徽因》《盼你归来》;舞剧《孔子》《赵氏孤儿》《昭君出塞》《李白》《英雄儿女》;推出了民族管弦乐《国之瑰宝》系列音乐会、交响音乐会《丝路交响》《世纪之舞》《趣味》,音乐剧《一爱千年》等……作品的艺术质量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陶诚说,总结剧院优秀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经验,要真正做到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就必须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体验,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达成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审美“共识”,实现演出与创作之间的互联互动。为此,剧院要求剧目在创作之初,要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身入、心入、情入,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实现演出与创作的有机统一。
剧目只有一直“活”在舞台上、“活”在群众中,才能有生命力。
2019年,主创团队对舞剧《李白》的每一幕、每一节、每一帧逐一分析研究,从剧本、音乐、视听、服装、造型、灯光、字幕等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打磨提高了近40%的篇幅,全面提升了艺术质量。2019年,舞剧《孔子》第300场演出探索进行交响乐队现场伴奏,让舞剧音乐变得有温度、有情感。目前,《孔子》已演出400余场,吸引观众超50万人,累计总票房收入过亿元。
陶诚表示,舞台作品须经过长时间、大量的演出,演中改、改中演,不断打磨提高、精益求精,才能让演出为广大观众所喜爱,让作品传得开、留得下。
演出的舞台不仅在剧场里,更在田间地头。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特困地区,都能看见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身影。剧院深入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每年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惠民演出百余场,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广西桂林、安徽马鞍山等地方结对帮扶。近年来,剧院赴基层开展公益演出近300场,观众近50万人次;在浙江嘉兴、河南兰考等地设立大型创作采风和文化帮扶基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舞台艺术何为?
剧院积极探索“多形式的创造,多层次的传播,多渠道的共享,多平台的营利”的演出新模式。音乐剧《一爱千年》率先提出并推广了“线上先首演、线下再巡演”的演出理念,作为国产原创音乐剧首次试水互联网的突破尝试,首演当天直播关注度破20万,点赞数近45万,网络平台浏览量突破400万。“互联网+演艺”的全新演出模式对线下票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一爱千年》首日票房破60万。2020年10月24日舞剧《英雄儿女》交响合唱版线上演出,共有23家主要媒体同步播出,在线观看人数近2000万。
艺术人才始终是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演出的核心,演出是锻炼人才的关键。陶诚表示,舞台艺术创作和演出有着极强的规律性,每一部作品从剧目立项、组建团队到演出生产、修改打磨,每个环节都要求极高的专业性。这就意味着 ,艺术人才队伍始终是院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更是演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通过创排经典作品,剧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马可、郭兰英、塞克、安波、李波、乔羽、赵青等著名艺术家为剧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徐沛东、关峡、万山红,以及佟睿睿、山翀、李玉刚、唐诗逸、高保利、胡阳等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接续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品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为了让专业的人在专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障和提升演出质量,剧院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剧院开展歌剧人才培养项目大师班、民族舞剧表演人才培养 、器乐专业培训等;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郭兰英、陈爱莲等老艺术家指导青年艺术人才剧目排练或授课,发挥“传帮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出去深造学习,为人才深造提供全面的保障。
“使用一个人,激励一群人,培养一批人”。重点剧目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刘三姐》都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主要角色的方式,既选拔到了符合角色要求的优秀人才,又激起了院内人员的竞争感和紧迫感。
剧院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相互作用,由剧院作为责任单位、院长陶诚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新中国文艺院团发展史研究》,荣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国家文艺院团获批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的零突破。《国有文艺院团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获文化艺术和旅游研究项目信息化发展专项立项。
陶诚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系统工程,演出要获得最大成功,不仅需要艺术专业人才,也需要管理运营、宣传推介等方面人才,共同保障,形成合力。近年来,剧院在实践中培养了许多相关人才,摸索出了一系列发展经验。“比如,剧院强化宣传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在坚守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积极拓展自媒体平台,使自媒体平台的话题讨论与官方媒体宣传交相呼应,不断擦亮‘中国歌剧舞剧院’这个品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郑海鸥,编辑 陈炳旭)